古人常说"手握尚方宝剑,天下莫敢不从"。
在大唐盛世,有一物虽非利剑,却胜似千军万马——那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亲笔颁发给唐僧的通关文牒。
这小小纸片,走遍十万八千里,过了一百一十国,无人敢拦。为何一个和尚带着三个徒弟,靠着一张纸就能横行天下,这张纸究竟写了啥?
唐僧被封"御弟"
《西游记》中的唐僧,别看平日里慈眉善目,他可是有大来头的人物。
展开剩余90%唐太宗李世民不仅给他发了通关文牒,还在文牒上明明白白写着"御弟"二字。这"御弟"啥意思?就是皇帝干弟弟!
这事得从头说起。唐僧本名陈玄奘,自幼聪慧过人,十三岁就出家为僧。
在他之前,已经有九位高僧尝试西行取经,全都没能成功,这九位高僧都是他的前世。
最后一次转世成唐僧,赶上了大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黄金时期。
李世民为啥对唐僧这么好?
一来是唐僧学识渊博、品德高尚;二来李世民本人也信佛,且重视文化交流。
三来还有个不为人知的故事——传说李世民曾去地府走了一遭,是金蝉子(唐僧前世)指点他回阳间的路。
这份救命之恩,让李世民对唐僧格外照顾。
"御弟"这个称号分量十足,意味着唐僧走到哪里都代表着大唐皇帝的颜面。
要知道当时的大唐,可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,各国闻风丧胆。谁敢得罪皇帝的干弟弟?那不是找死吗!
通关文牒的超能力
这通关文牒到底写了啥,威力这么大?
《西游记》第五十回有详细记载。
文牒上不仅有唐僧的身份信息,还有李世民的亲笔签名和皇家印玺,更重要的是明确要求沿途各国"照顾圣僧食宿"。
这可不是普通的介绍信,而是皇帝下的圣旨!
要知道当时没有酒店、没有餐厅上阳网,唐僧师徒四人要是没有安排,那吃住都成问题。
有了这文牒,走到哪个国家,当地国王就得负责他们的食宿问题,还得派人保护送行。
更绝的是,这文牒还规定各国国王必须在上面盖章签字,作为他们尊重大唐使者的证明。
这么一来,越往后走,文牒上的印章越多,威慑力也就越强。
试想,前面一百个国王都恭恭敬敬地盖了章,你一个小国王敢不盖吗?
唐僧师徒一路上遇到妖怪时,常常亮出通关文牒喊一句:"我是大唐太宗御弟三藏法师,奉旨西天取经!"
很多明白事理的妖怪一听这话就蔫了——惹了这和尚,就是惹了大唐朝廷啊!
大唐国际范儿
通关文牒能有这么大威力,离不开当时大唐的国际地位。
唐朝初期特别是贞观年间,大唐政治稳定、经济繁荣、军事强大,真正做到了"海内殷富,府库实满"。
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、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,人口超过百万,来自各国的使节、商人、留学生多达十几万。
城内坊市分明,四方商贾云集,波斯商人、粟特人、日本遣唐使、高句丽人、新罗人走在街上比比皆是,各国语言在市井中交织,一片繁荣景象。
李世民本人也非常注重对外交流,主动派使者出访邻国,接待外国使臣时礼遇有加。
各国都知道大唐国力强盛,不敢轻易得罪。唐僧的通关文牒,正是借着这股东风,才显得如此管用。
当时的佛教在东亚地区影响深远,唐僧此行不仅有大唐政治力量的背书,还有佛教文化的加持。
文牒上提到他是去西天取经的,这在佛教信仰者看来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使命。
观音菩萨暗中安排,如来佛祖在灵山等候,这都为通关文牒增添了一层宗教威严。
纸牒救命
别以为有了通关文牒就万事大吉了,唐僧师徒一路上还是遇到不少险情的。通关文牒虽好,也得有人认识字、讲规矩才行啊!
比如在车迟国,当地国王被三个妖怪蛊惑,大搞道教,排斥佛教。
唐僧师徒到了那里,差点被当成间谍抓起来。
幸好孙悟空机智,在唐僧亮出通关文牒后,又用神通助唐僧在斗法中胜出,这才化险为夷。
还有那乌鸡国,国王被奸臣害死,变成厉鬼向唐僧求救。
按理说,乌鸡国这种小国本可以不鸟大唐的文牒,毕竟路途遥远,一时半会儿李世民也管不着。
但文牒就是有这个震慑力,再加上当地百姓和大臣都敬畏大唐,使得唐僧能顺利介入此事,最终帮助冤鬼国王还阳复位。
最离谱的是唐僧碰到那些不讲理的妖怪,看不懂文牒或者根本不把人间国王放在眼里。
遇到这种情况,通关文牒就不太管用了,还得靠孙悟空的金箍棒说话。
不过,这些妖怪大多是天上神仙下凡或者观音菩萨安排的劫难。
目的是锻炼唐僧师徒的意志,测试他们的决心,本就不在通关文牒的覆盖范围内。
幕后推手
表面上看,通关文牒是李世民发的,唐僧是主角,可实际上,这场西行取经的大戏,是佛教界精心策划的一场"剧本杀"。
观音菩萨早就挑选好了取经人选,安排了一系列劫难和帮手。如来佛祖坐镇灵山,统筹全局。
他们要的是真经,更是通过唐僧这个凡人的坚持不懈,向世人展示佛法的伟大。
唐僧前世金蝉子本是如来座下弟子,因为一时听经走神被贬下凡,要历经九世才能重返灵山。
前八世均在隋朝时期转世,都没能成功。
第九世才赶上大唐国力强盛,才有了通关文牒这个强力外挂,再加上三个神通广大的徒弟保驾护航,这才有了成功的基础。
李世民虽然只是这场大戏中的配角,却因为他的通关文牒,为唐僧的西行之路扫清了许多世俗障碍。
没有大唐的国威撑腰,唐僧可能连第一关都过不了,更别说十万八千里、一百一十国?
通关文牒的神奇之处,正在于它巧妙地把大唐的政治力量和佛教的宗教力量结合在一起,让唐僧既有皇帝干弟弟的世俗身份,又有取经人的神圣使命,双管齐下,所向披靡。
《——【·结语·】——》一张薄薄的通关文牒,承载着大唐的国威和李世民的个人威望,护送唐僧师徒穿越千山万水。
它不仅是一个故事中的道具,更是古代东亚地区国际关系的缩影。
可想而知,当大唐的国力强盛到一定程度,连一张盖了印的纸都能震慑四方。
【免责声明】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如有事件存疑部分,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。参考资料:《贞观政要》《西游记》第五十回原文记载、《唐代国际关系史研究》、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唐史研究文献上阳网
发布于:山东省和兴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